两万元邀请名人进行视频销售,结果只售出603元,视频销售中的虚假数据产业究竟有多么严重?接下来为你全面解析。
直播带货惨案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李明经由短视频广告寻访到广州一家从事电商业务的机构,意图借助直播销售来提升产品销量。协议中明确约定一年内直播场次不少于五十场,且主播需拥有五十万粉丝以上。但是从十一月十六日持续到十二月尾,总共只直播了三次,其中一次使用了五十万粉丝的账号,其余两次的主播粉丝数仅为三万,并且一条裤子都没有售出。这种投入与回报的悬殊反差,实在令人惊讶。
数据刷量质疑
李明觉得电商公司主播账号和直播间观众数量可能是虚假的,因为第三方数据显示主播五十万粉丝在几天内快速增加。潘先生直播期间,第三方监控发现直播间观众某个时间点突然增加了超过一万人,但相关机构却声称没有造假。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让人怀疑,导致商家感到非常不安。
黑产链条曝光
南都记者经过连续多日的走访,发现网络上有直播带货的非法产业环节。这些不法团伙售卖制造粉丝、制造销量、虚假互动等业务,并且建立了网站方便商家自行订购。商品描述中的图片展示了作坊里数百部手机进行刷量活动抖音粉下单,商家通过隐晦的交流暗示机器人软件服务,并称其为“挂铁”。
刷量服务详情
记者询问客服,所谓“挂铁”服务可以帮直播平台提升人气,还能制造视频点赞、评论等虚假数据抖音粉下单,有时还能为其他直播间输送观众。“A - 网推工作室”的卖家给出了价格,直播间达到200元就能维持100人在线两小时,服务对象包括卖房者和品牌推广者,通常购买100到500人在线的服务,而且不会导致账号被封禁。
自定义互动交易
该平台设有实时互动直播间,可由用户指定人员参与交流,每次互动收费六分钱,最低购买十次。用户开启直播后输入房间地址,挑选参与人数和交流时长,留下交流内容,完成购买流程即可。这种方便的流量买卖方式,导致直播数据的可信度严重降低。
商家理性建议
直播带货行业问题很多,商家需要小心挑选合作平台,确认主播提供信息的可靠性。还要客观看待直播卖货这件事,不要只听信一方的说法和保证,更不能过分相信名人直播能带来巨大收益。这样做的话,才能在直播卖货的热潮中避免亏损,获得真实的销量提升。
对于这种肆无忌惮的数据造假乱象,大家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加以治理?欢迎大家发表意见,也请大家点个赞,转发出去,让更多人重视这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