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约谈了!微博热搜停更一周】
6月10日,“新浪微博暂停热搜一周”的消息火热全网,我想,假如热搜没被暂停,可能“热搜”就能登上自家的热搜榜了。
至于暂停的缘由,想必你们也关注到了,针对此前微博在蒋某舆论风波中,干扰网上传播秩序,以及传播违规违法信息等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了新浪微博负责人,勒令其立刻整改,并暂停更新微博热搜榜一周。
消息一经发布,微博热搜就再也没更新过了,摆上一周,热搜都变“馊”了。其实,买了推荐位的“618断货王”广告,算是白捡了个小便宜,买一赠七,刚好推广到6月17号,活动临近收官。
而对于我们普通围观群众来说,这事也算一个喜闻乐见、大快人心,由于天下苦“热搜”久矣!
【天下苦“热搜”久矣!】
往年发生个哪些事,你们都习惯性地先去热搜上瞧瞧,而且现现在的热搜,几乎成了营销号和职业黑的天下:
长期挂着的都是些“某名星夜会前男友”、“某名星疑似外遇”,甚至名星换了个短发、换了个发型,也能上热搜;
要不就是某甲综艺里又出了哪些幺飞虫,谁又怼谁了,谁又被骂哭了,每逢综艺更新日,必有新花样;
还有些十八线的小网红,买了热搜你都不晓得他是谁,点进去才发觉还是分手、复合、互撕这些事……
所谓的“热搜体质”,虽然就是狗血八卦博眼珠,蹭了热度,赢了流量,还要无奈地告白一句“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如此一比,明明白白写着“荐”的广告位,都变得比较真挚!
但也许有人要问了,可能围观群众就是热爱吃瓜吧,我们自己搜的多,给人顶上了热搜,也怪不了他人啊。
天真了,同学,你以为自己选择的热搜,实际上背后都是资本替你选好的。业内人士有句话说的一针见血:真正搜的多的,是被撤下的热搜;你听到的热搜,那基本是买好的热搜。
【你以为的“热搜”,真的是热搜?】
实际上,从订购热门关键词、广告推荐位到购买粉丝、转评赞等等,每项“热搜生意”都有着明码标价。例如,有媒体就以前爆光过微博热搜价钱表:实时热搜前3名5万、前5名4万、前10名3.5万、前20名3万、前30名2.5万、前50名2万。不保证在榜时间,但通常会在榜几小时微博怎么买热搜,最终买家根据在榜期间的最高排行收费。
热搜时时更新,又总有人前赴后继地争着上。这门生意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推动起了一整条黑灰产业链。养号、卖粉、真人代刷、关键词引流,甚至还有课程培训,教你如何“发家致富”的技术。分工之专业,真是叫人咋舌瞠目。
不仅花钱上热搜,也可以花钱撤热搜。例如此次暂停热搜的起因——蒋某舆论风波中,也有资本操控撤热搜的现象。我不想看的,你非让我看;我想看的,你又不给我看。
【我们须要一个真实的热搜】
虽然说上去,微博作为一种网路社交工具,起初也以前是诸多网友心里的一片白月光,甚至还以前入围最受欢迎的APP。
从俺们普通小网民,到名流演员,一开始你们都挺热衷于在网上“织围巾”的,也乐意在微博上交友、吐槽、分享生活心情,畅所欲言。
刚开始,还有不少吃瓜群众守着“热搜”吃瓜,以为听到的“热搜”,真的是网友“搜”出来的,可逐渐的却发觉,好多热搜虽然是买的,自己才是那种被逗的“瓜”。而一些我们真正想要看的重要新闻、想看到的声音、百姓关心的话题,却被吞没在了资本控制之下,得不到有效呈现。
要晓得,热搜之所以“热”,正是由于大众关注,能形成共鸣;大众之所以去“搜”微博怎么买热搜,正是由于欲知而未知。但是当下的热搜,却活脱脱成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想让你起来就让你起来,想让你出来就让你出来”。
这些对游戏规则的随便蔑视,严重干扰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也是对互联网生态的破环。
我们须要的热搜,它首先应是真实的,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以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意志为转移。这既要求平台足够自律,自觉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也要求“新闻当事人”克制冲动,防止怀有私欲的干预。
希望此次微博热搜的处罚,也能给各流量平台都敲个警钟:公信力不能当“瓜”玩,公众的眼睛更不是你能随便关上和打开的。既不能违规买热搜,也不能任性撤热搜,任性妄为、操纵舆论,必然遭到惩处。流量必须通往真正的价值,才具有真价值。
(更多内容请关注湖南公共·新闻频道19:45《评新而论》,撰文:山东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韦笑彭斯斯)